切換為中文版 Site Map Contact Us
Medical & Health
冬天生病夏天治
Back


最近天氣變得穩定和暖,甚至開始有點炎熱感。咳嗽氣喘的患病人數亦大幅減少,至於經常反覆患上感冒的人,也難得不用每周求醫了。

 

有位朋友素來於天氣轉冷時咳得喘不過氣,西醫診斷為「氣管敏感」,患者會年年發病,需要持續服藥控制病情。但當服用西藥後,有可能會出現心跳、手震和失眠等情況。最近他向我尋求協助,希望透過中藥治療改善問題。然而,有趣的是,在現時的天氣下,他並沒有出現任何不適,那是否需要待入秋發病時才能進行治療呢?非也!我告訴他:「若能把握時間於夏季期間治癒,冬天便不會發病了。」

 

許多疾病於秋冬季節或是天氣轉冷時才發病,除了上述提及的咳喘肺系疾病,還有鼻敏感、反覆感冒、肢體關節疼痛或麻痹、慢性泄瀉,以及常見的月經疾患(如痛經)等,病情於冬季時往往更為嚴重。

 

中醫理論強調「天人合一,天人相應」,在天氣寒冷時容易生病或感到不適的人,其體質偏於虛寒。換句話說,這類人士多數會出現一系列的虛寒徵狀,例如手腳冰冷,怕寒喜暖,面色蒼白,稍吃生冷食物就容易泄瀉等等。

 

中醫學在治療方面有所謂的「冬病夏治」之說,中醫不主張患者在秋冬季發病時才採取控制病情的治療措施。因為患者屬於虛寒體質,若於冬季天氣寒冷時才服用中藥,這只能暫時控制病情,稍後又會再病發,終究致病的沉寒邪氣並不易祛除。因此,中醫會選擇在夏天天氣炎熱之時,向患者施藥或其他療法,希望藉此改善其體質,以求根治疾病。

 

近年,「三伏天灸」已經漸漸廣為人知,這是一種常用的「冬病夏治」方法。每年七、八月的「三伏天」,醫師會替患者在適當的穴位貼上中藥敷貼,並透過藥物的刺激和滲透作用,達致祛除體內寒邪,增強陽氣之效。

 

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不能接受「三伏天灸」療法,因而錯過了在夏季調理體質的機會。然而,「冬病夏治」的方法絕不僅限於「三伏天灸」。在夏季,透過服用中藥或者其他治療方法,例如針灸、食療等改善虛寒體質,效果亦相當理想。中醫師運用望、聞、問、切等診斷方法,判斷患者體質,再因應個人需要制定藥物療程,使治療效果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充分體現了中醫學「未病先防」的理念,也實踐了因時而治的特色。不少案例顯示,透過這種治療方式,患者於秋冬天的發病程度和次數可大幅減少,實在值得大力推廣。



呂兆陞 註冊中醫師

擁有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全日制)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學位,同時亦擔任星匯網網上電台中醫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