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8_L flip - page 5

4
傳染病的認知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EV71)型引
起。當中腸病毒EV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因為有可能會引致較嚴重的後果:如病毒
性腦膜炎、腦炎、類小兒痲痺癱瘓,甚至死亡。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為每年的5至7月。衞
生署建議若小童患上手足口病,應留在家中,直至所有水泡變乾或按醫生建議方可上學。若
有任何個案證實為腸病毒EV71型感染,所有患病學童則必須留在家中,直至所有水泡變乾後
兩星期為止
2
病徵
: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
一至兩天後,口腔出現疼痛和潰瘍,手掌及腳掌亦會出現紅疹。這些紅疹並不痕癢,
有時會帶有小水泡
傳播途徑
預防方法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於熱帶及亞熱帶地
區較為常見。登革熱病毒有四種不同血清型,每種均可引致登革熱及更嚴重的登革出血熱。
香港於2013年破紀錄錄得103宗登革熱個案,雖然大部分病況輕微,但亦有機會引致出血併發
症,嚴重者更可致命
3
病徵
:突發的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食慾不振、嘔心及出疹;於第一
次感染登革熱後,當再感染其他類型的登革熱病毒時,出現登革出血熱的機會較高。登
革出血熱是一種由登革熱所引起的併發症,病情比較嚴重,可導致死亡。患者初時會出
現發高燒、面部發紅,甚至有出血的症狀,如皮膚出現瘀斑、鼻或牙齦出血、甚至內出
血等
傳播途徑
: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白紋伊蚊透過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登革熱患者被病
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會帶有病毒,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
播,但此病並不會經由人與人之間傳播
預防方法
:目前仍未有完全有效預防感染登革熱的疫苗,故預防登革熱的有效
方法是清除積水,防止蚊子滋生,以及穿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
長褲避免被蚊子叮咬,並於進行戶外活動前做好預防措施,如使用
坊間防蚊的天然產品
手足口病
登革熱
4
參考資料:
1
須呈報的傳染病按月統計數字(2015年2月5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擷取自網頁
3
二零一四年每月登革熱個案統計(2015年1月30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擷取自網頁
2
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衞生署,擷取自網頁
-
tens_kindergartens_cum_child_care-centres_child_are_centres_chi_6.pdf
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泡和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
物件而傳播
現時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所以良好的衞生習慣尤其重要,應經常洗
手以保持衞生,慎防病從口入。習慣使用消毒用品清潔兒童的玩具和日用品,尤
其是如廁或換尿片後,必須加強消毒工作
1,2,3,4 6,7,8,9,10,11,12,13,14,15,...28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