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醫療健康主題
中醫藥可望改善腦退化症
返回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2月公佈統計,全世界認知功能障礙和失智症病人共約3560萬,估計病人數目每二十年就會倍增。到達2050年,全世界將共約11540萬人患上述疾病。在2010年,發達國家的失智症病人佔總數的57.7%,估計在2050年,病人將佔70.5%。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也稱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根據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統計,在2009年全港共有103,433名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患者,將會倍增至2039年的332,688名症患者。屆時患者帶來醫療和社會負擔必然加重。

 

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的病理變化包括腦部累積非溶性的澱樣粉多肽和神經纖維糾結,症狀隨病情發展出現情緒不穩、喪失長期記憶,最後身體功能喪失導致死亡。病人透過接受行為評估、認知測試和神經影像檢查確診。

 

目前現代醫學的藥物如抗乙醯膽鹼分解酵素和神經元保護劑主要緩解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卻未能針對主要的病理變化。醫學界一直致力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幹細胞研究資料顯示,移植幹細胞有助保護腦神經元、替代已受損的神經元和避免累積澱樣粉多肽,此技術距離臨床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情緒及認憶力訓練有助維持受影響的腦部功能,但確實的保護的腦部功能及它的長期成效仍是未知之數。此外,科學家積極研究不同針對澱樣粉多肱的疫苖,但部分疫苖如AN1792因會導致腦膜炎而被迫暫停使用,部分被動免疫疫苖因過不了第二及第三階段的臨床測試而失敗告終。

 

在中醫角度,癡呆主要的病因病機是年邁體虛(腎精不足,不能生髓,髓海空虛,髓減腦消)、情志所傷(肝氣鬱結,脾失健運,聚濕生痰,蒙蔽清竅)和久病耗損(腦髓失養或腦脈痹阻),病位在腦,病位與心、肝、脾、腎有關。中醫的治療原則主要是辨証論治,補虛扶正、充髓養腦、開鬱逐痰、活血通竅和平肝瀉火等。如針對髓海不足症,中醫方劑七福飲透過補腎益髓,填精養神來治療。研究顯示其他方劑如六味地黃丸有抗衰老、抗氧化、增加記憶的功效,可望用作治療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希望日後有更多應用於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的中醫藥研究和臨床應用能幫助病人。


張艷波
姚韌敏
郭恩甯
香港大學中藥學院 副教授

香港大學中藥學院 博士

香港大學中藥學院 中醫全科學士在讀生